-
1966年
4月上旬,报载《同志委托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》一文,提出建国以来文艺界“被一条与思想相对立的主义黑线专了我们的政”的所谓“黑线论”。 4月26日,上海越剧院召开全院大会,剧院领导根据上级指示,作批判电影《舞台姐妹》的动员报......
-
1965年
1月20日,浙江省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团,在本市大众剧场演出越剧《山花烂漫》。 2月,春节期间,本市上演的越剧剧目均为现代剧:上海越剧院演出了《江姐》、《迎新曲》;出新越剧团演出了《江姐》;东风越剧团演出了《好事体》;少壮越剧团演出《春......
-
1964年
1月1日,上海越剧院一团演出的现代剧《争儿记》,在美琪大戏院续演,1月4日,实验剧团在沪东工人文化宫续演现代剧《杨立贝》,1月26日,二团的现代剧《亮眼哥》,在大舞台首演。之后,上海越剧院一日三班赶排现代剧《接旗》、《十年树木》、《柜......
-
1963年
1月22日,由市外事处主办,上海越剧院吕瑞英、张桂凤、陈少春等主演的《打金枝》,在友谊电影院招待尼泊尔国家。周恩来、陈毅副、柯庆施市长、曹荻秋副市长陪同观剧。观后上台与演员合影。 2月27日,由市外事处主办,上海越剧院演出的《打金枝》......
-
1962年
5月30日,上海越剧院经过重大修改和加工的《祥林嫂》,在人民大舞台公演。 7月10日,上海越剧院与海燕电影制片厂、香港大鹏影业公司合作拍摄的彩色艺术影片上、下集《红楼梦》,经8个多月摄制完成。 7月,上海越剧院为提高专业人员的文史修养......
-
1961年
4月15日,上海市副市长赵祖康陪同28位市人民代表,到上海越剧院视察工作,观摩了《行路》、《百花赠剑》、《做文章》,参观了美术组陈列的美术作品展览。 6月2日~8月9日,西安市越剧团第二次来沪演出,在瑞金剧场上演了《唐太宗》、《状元打......
-
1960年
2月4日,市委宣传部批示,将直属市文化局领导的上海市青年越剧团(团长陶影,主要演员陈琦、张金花、王金萍),划归上海越剧院,命名为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(三团)。 2月14日,上海越剧院三团,被编为上海市慰问参加西北建设职工代表团文工团二团......
-
1959年
1月25日,芳华越剧团离沪赴福州,支援福建省文化建设,改建为福州市越剧团。 1月,原属邑庙区大世界的永乐越剧团,为支援甘肃省文化建设,去酒泉市落户,组成酒泉市越剧团。 2月17日~4月3日,根据中越文化合作协定,由上海越剧院组建的中国......
-
1958年
1月4日,上海越剧院编剧弘英,演员陈佩君、张丽娟,音乐伴奏张土相等,奉调支援天津市越剧团。 1月14日,上海市文化局宣布将现有新国营剧团、民办公助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划归各区文化局(科)领导和管理的决定。各越剧团划区如下: 黄浦区:芳华......
-
1957年
2月,合作越剧团在瑞金剧场上演了传统剧《血手印》,该剧由傅骏整理,金风导演,戚雅仙、毕春芳、陈金莲等主演。 2月~6月5日,上海越剧院一团携带《劈山救母》、《窦娥冤》、《打金枝》、《九斤姑娘》、《盘夫》、《送花楼会》等剧目,赴南京、济......
-
1956年
1月5日,新新越剧团离沪去西安支援西北文化建设,后改建为西安市越剧团。 1月,在全国改造运动中,本市民间职业越剧团芳华、合作、少壮、天鹅、振奋、合众、飞鸣、光明、青山、艺华、华艺、出新、新艺、光荣、红花、谊华、文艺、和平、艺风、光艺、......
-
1955年
3月24日,华东戏曲研究院随着华东行政区的撤销而终止,在其所属的越剧实验剧团一团、二团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越剧院,袁雪芬任院长、胡野檎任支部。 6月19日~9月10日,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,赴德意志共和国和苏联访问演出,团长许广......
-
1954年
1月23日,前身为玉兰剧团的军委总政文工团越剧团,由京抵沪。刘雪苇、于伶、袁雪芬、伊兵、刘厚生等300余人赴车站欢迎。当晚,上海越剧界在延安西路200号举行春节联欢晚会,欢迎军委总政越剧团和华东、上海戏曲工作者赴朝演出归来。市文化局局......
-
1953年
1月,苏联芭蕾舞舞蹈家乌兰诺娃在上海看了华东越剧实验剧团演出的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,给予极高的评价。称该剧为《蝴蝶——爱情》,赞赏剧本结构极其精彩,服装非常美丽,音乐也很好听,演员体会深刻,表演真实,使人想起《罗米欧与朱丽叶》。 2月,......
-
1952年
1月,以丁赛君领衔的天鹅越艺社成立,1月27日起,在九星戏院演出,首演剧目《楚宫怨》。 2月,由姚宝红组建的联谊越剧团,于1951年下半年,应重庆市文化局之邀去重庆演出,临行前更名为沪光越剧团,并推选韩佩芳任团长,姚宝红任副团长。主要......